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白麵痧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白麵痧,又稱白鼻痧,是一種由丹痧引起的面部或鼻部不發疹的疾病。其發病原因與丹痧相同,多由外感風熱毒邪,或內傷飲食不節,脾胃虛弱,積熱生毒所致。臨床表現為面部或鼻部皮膚蒼白,無疹,口渴,煩躁,咽喉腫痛,發熱,大便乾燥,小便黃赤等。

治療白麵痧,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,辨證施治。若患者屬於風熱毒邪外襲者,可用銀翹散、桑菊飲等清熱解毒、疏風散熱的藥物治療;若患者屬於脾胃虛弱、積熱生毒者,可用保和丸、香砂六君子丸等健脾益氣、清熱解毒的藥物治療。

白麵痧的預防,主要是注意飲食衛生,不吃生冷油膩、辛辣刺激的食物,不喝酒、不吸菸。平時要注意鍛鍊身體,增強體質,提高抵抗力。一旦出現發熱、咽喉腫痛、面部或鼻部皮膚蒼白等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

以下是《重刻爛喉丹痧輯要》中關於白麵痧的記載:

「喉痧有爛喉、白喉之異。其有顏若渥丹,痧不出肌者,即俗呼為白麵痧、白鼻痧也。」

「白麵痧,其病發於面部,或鼻部,而餘處皆見,面部獨否者也。其證面色蒼白,無疹,口渴,煩躁,咽喉腫痛,發熱,大便乾燥,小便黃赤。」

「治宜審證求因,辨證用藥。若風熱毒邪外襲者,可用銀翹散、桑菊飲等清熱解毒、疏風散熱的藥物治療;若脾胃虛弱、積熱生毒者,可用保和丸、香砂六君子丸等健脾益氣、清熱解毒的藥物治療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