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白霉苔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白黴苔,又稱白苔、白膩苔,是指舌面上有一層白色苔垢,覆蓋舌面,不易擦去。白黴苔多由胃中熱極,津液化腐,蒸騰而上所致。可見於溫毒、濕溫、伏暑等病。急用甘淡養胃之法救治。

《醫宗金鑒·舌診》:“白苔,乃胃中熱極,津液化腐,蒸騰而上所致。多見於溫毒、濕溫、伏暑等病。急用甘淡養胃之法救治。”

《中醫診斷學》:“白黴苔,又稱白苔、白膩苔,是指舌面上有一層白色苔垢,覆蓋舌面,不易擦去。白黴苔多由胃中熱極,津液化腐,蒸騰而上所致。可見於溫毒、濕溫、伏暑等病。急用甘淡養胃之法救治。”

白黴苔的臨床表現:

  1. 舌面生白衣或糜點如飯粒。
  2. 多因胃中熱極,津液化腐,蒸騰而上所致。
  3. 一般先見於舌根部,後則滿舌,甚而滿口,病屬嚴重。

白黴苔的治療方法:

  1. 急用甘淡養胃之法救治。
  2. 可用白虎湯、清暑益氣湯等清熱解毒、養胃生津的方劑治療。
  3. 可用生石膏、知母、天花粉等清熱瀉火、生津止渴的藥物治療。

白黴苔的預防方法:

  1. 平時要注意飲食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2. 要注意休息,避免熬夜。
  3. 要保持口腔衛生,勤刷牙漱口。
  4. 感冒發燒等病要及時治療,避免病情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