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白厚滑苔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白厚滑苔之中醫診斷詳解

白厚滑苔為中醫舌診重要徵象,特徵為舌面中部至根部覆蓋白色、厚濁而滑潤之苔垢,邊緣與舌尖則呈淡紅色。此類舌象多主 寒濕內蘊,可出現於表證或裡證,其病機與臨床表現隨證型而異,茲分述如下:

一、病機與證型辨別

  1. 風寒挾濕表證

    • 病機:外感風寒邪氣,兼夾濕濁,衛陽受遏,濕邪瀰漫三焦。
    • 舌象特徵:白厚滑苔明顯,苔色偏白而膩,舌體不燥。
    • 臨床表現:惡寒重、發熱輕、頭痛如裹、肢體酸重、無汗,兼見胸悶、口不渴、小便清長。此為濕邪阻滯氣機,津液未傷之象。
    • 治法:解表散寒、宣化濕濁,方如 藿香正氣散羌活勝濕湯 加減,以辛溫透表、芳化濕濁。
  2. 寒濕困阻中焦

    • 病機:寒濕內侵,中陽不振,脾失健運,濕濁停聚。
    • 舌象特徵:苔白厚滑膩,根部尤甚,舌質淡胖或有齒痕。
    • 臨床表現:脘腹脹滿、泛惡欲嘔、食欲不振、喜溫畏寒,或大便溏泄、肢體困重。此係寒濕阻滯脾胃升降之機。
    • 治法:溫中散寒、燥濕健脾,方選 平胃散理中湯,或 附子理中丸 加減,以振奮脾陽、化濕除滿。

二、相關中醫理論延伸

  • 白苔主寒:白色屬陰,苔白多提示陰證、寒證,若苔質厚滑,則為寒濕膠結之象。
  • 濕濁與苔垢關係:濕為陰邪,其性黏滯,易阻氣機,反映於舌苔則呈厚膩滑潤;若兼寒邪,則苔色白而不黃。
  • 舌質與苔色合參:邊尖淡紅為氣血未傷,若舌質轉淡白或青紫,則提示陽氣虛衰或寒凝血瘀,需結合脈證進一步辨別。

三、古籍論述參考

《傷寒舌鑑》云:「白苔滑者,寒邪未化熱也。」《辨舌指南》亦指出:「白而厚膩,必是濕痰濁邪盤踞中焦。」此類論述皆強調白厚滑苔與寒濕病邪之關聯,臨床需審證求因,區分表裡虛實。

綜上,白厚滑苔為寒濕證之典型舌象,其診斷價值在於辨析病邪性質與病位深淺,為中醫辨證論治之重要依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