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白汗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白汗

白汗,是中醫學上的一個名詞,出自於《黃帝內經》的《經脈別論》一篇。該名詞在《黃帝內經太素吳註》卷七中解釋為:「白汗者,邪實於裡則表虛汗出,故曰白汗。白汗者,氣為陽,其色白也。」這段文字指出白汗是指當邪氣寄生在人體內部時,會導致陽氣虛弱,使得表面上出現虛汗。所謂的虛汗即是非實質性的汗液,顏色較為清稀,呈白色,不會黏附在身上。白汗的症狀常伴隨著畏寒、發熱、口渴、四肢無力等不適感。

白汗的病因主要有風寒外感、內傷勞累和飲食不節等。風寒外感指的是寒邪侵襲人體,阻礙陽氣運行,導致陽氣虛弱,出現虛汗。內傷勞累是指過度勞累損傷脾胃功能,使得脾胃虛弱,運化失調,進而導致陽氣虛弱,出現虛汗。飲食不節則指飲食不當,損傷脾胃功能,脾胃虛弱,運化失調,最終導致陽氣虛弱,出現虛汗。

對於白汗的治療,主要是以扶正固表為主的原則。可以使用桂枝湯、白虎湯等中藥方劑進行治療。桂枝湯具有發汗解表、溫經通絡的作用,適合用於風寒外感、表虛汗出的情況。白虎湯具有清熱解暑、生津止渴的作用,適用於內傷勞累、陰虛內熱、口渴多汗的症狀。

預防白汗的方法,可以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  2. 適度安排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3. 飲食宜清淡,避免攝取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4.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波動。

如果出現白汗的症狀,應及早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