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白汗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白汗

白汗,中醫名詞,出自《素問·經脈別論》。《黃帝內經太素吳註》卷七:「白汗者,邪實於里則表虛汗出,故曰白汗。白汗者,氣為陽,其色白也。」白通魄,白汗即魄汗,詳該條。

白汗是一種病證,是指邪氣侵入人體內部,導致人體陽氣虛弱,表虛汗出。白汗的臨床表現為汗出不止,汗液清稀,色白,不黏身,伴有畏寒、發熱、口渴、四肢無力等症狀。

白汗的病因多為外感風寒、內傷勞倦、飲食不節等。外感風寒,寒邪侵襲人體,阻遏陽氣,導致陽氣虛弱,表虛汗出。內傷勞倦,勞累過度,損傷脾胃,脾胃虛弱,運化失常,導致陽氣虛弱,表虛汗出。飲食不節,飲食不當,損傷脾胃,脾胃虛弱,運化失常,導致陽氣虛弱,表虛汗出。

白汗的治療,以扶正固表為主。可用桂枝、白虎湯等方藥治療。桂枝湯具有發汗解表、溫經通絡的功效,適用於外感風寒、表虛汗出。白虎湯具有清熱解暑、生津止渴的功效,適用於內傷勞倦、陰虛內熱、口渴多汗

白汗的預防,應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  2. 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3. 飲食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4.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波動。

如果出現白汗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