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白癲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白癲風,又名白駁風、白癜風,是一種皮膚局部色素脫失的病證。多因風邪搏於肌膚,氣血失和,血不榮肌膚而發病。

白癲風發病無定處,初起皮膚多呈現出邊緣清楚、大小不等之白色斑片。可以單發,亦可泛發。周圍皮色較深,斑內毛髮亦變白,錶面光滑。一般無自覺症狀,病程發展緩慢,有自行消退者。多見於青壯年。亦有發於青壯年,或亦偶見於兒童。

治療白癲風,宜祛風勝濕,活血理氣。可內服烏蛇散,浮萍丸或白駁丸。外用海螵蛸、密陀僧、硫黃各等分,共研細末,以鮮薑片蘸藥末外搽,或用補骨脂酊外搽。或有用砂療法者。

《備急千金要方》中記載:「白駁風者,皮膚白駁駁也。風搏於肌膚,氣血失和,血不榮肌膚,故白也。」

《外科正宗》中記載:「白癜風者,皮膚白駁駁也。因風寒濕邪,搏於肌膚,血氣不和,榮養失調,故成白癜風也。」

《醫宗金鑒》中記載:「白癜風者,皮膚白駁駁也。因風寒濕邪,搏於肌膚,血氣不和,榮養失調,故成白癜風也。」

白癲風的病因病機,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風邪搏於肌膚:風邪是白癲風的主要病因之一。風邪侵襲人體,可導致肌膚腠理疏鬆,血液運行不暢,從而引起白癜風。
  2. 氣血失和:氣血失和是白癜風的另一個重要病因。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,氣血充足,則肌膚得以滋養,膚色正常。如果氣血失和,則肌膚失去滋養,就會出現白癜風。
  3. 血不榮肌膚:血不榮肌膚是白癜風發病的直接原因。血液是人體的營養物質,血液充足,則肌膚得以滋養,膚色正常。如果血液不足,則肌膚得不到滋養,就會出現白癜風。

白癲風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皮膚出現白色斑片:白癲風最主要的臨床表現是皮膚出現白色斑片。這些斑片的邊緣比較清楚,大小不等,可以單發,也可以泛發。
  2. 周圍皮色較深:白癲風的斑片周圍的皮膚顏色會比正常皮膚顏色深一些。
  3. 斑內毛髮亦變白:白癲風的斑片內的毛髮也會變白。
  4. 錶面光滑:白癲風的斑片表面一般比較光滑。
  5. 無自覺症狀:白癲風患者一般沒有自覺症狀。

白癲風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
  1. 內服中藥:內服中藥是治療白癲風的主要方法之一。常用的中藥有烏蛇散、浮萍丸、白駁丸等。
  2. 外用中藥:外用中藥也是治療白癲風的方法之一。常用的外用中藥有海螵蛸、密陀僧、硫黃等。
  3. 光療法:光療法是治療白癲風的方法之一。常用的光療方法有紫外線照射、308nm準分子激光等。
  4. 手術治療:手術治療是治療白癲風的方法之一。常用的手術方法有皮膚移植、皮膚擴張術等。

白癲風的預後一般良好,大部分患者可以通過治療而痊癒。但是,也有部分患者病情反覆,難以治癒。因此,白癲風患者在治療期間一定要注意遵醫囑,積極配合治療,以提高治療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