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八淋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八淋詳述
在中醫學中,「淋」泛指小便頻數、急迫、澀痛等症狀的總稱。「八淋」為歷代醫家對淋症的分類方式,雖各家所述略有差異,但核心病機多與濕熱下注、氣滯血瘀、脾腎虧虛等相關。以下分述《中藏經》與《東醫寶鑑》所載八淋類別及其病機與特徵:
1. 冷淋
- 病因病機:多因腎陽不足,下焦虛寒,寒濕凝滯於膀胱,氣化不利所致。
- 臨床表現:小便頻數清長,澀滯不甚,伴小腹冷痛、畏寒肢冷,舌淡苔白滑,脈沉遲。
2. 熱淋
- 病因病機:濕熱蘊結膀胱,或因外感濕熱之邪,下注尿道。
- 臨床表現:小便灼熱刺痛、尿色黃赤、頻急短澀,或見發熱、口苦,舌紅苔黃膩,脈滑數。
3. 氣淋
- 病因病機: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氣機阻滯,膀胱氣化失司;或中氣不足,氣虛推動無力。
- 臨床表現:
- 實證:小便滯澀不暢,小腹脹滿疼痛,脈弦。
- 虛證:小便餘瀝不盡,小腹墜脹,神疲乏力,舌淡脈弱。
4. 勞淋
- 病因病機:久病體虛,過勞傷脾腎,脾失健運,腎失固攝。
- 臨床表現:小便淋瀝不已,遇勞即發,腰膝酸軟,疲倦懶言,舌淡脈細。
5. 膏淋
- 病因病機:下焦濕熱,蒸灼津液,脂液下泄;或腎虛不固,精微外溢。
- 臨床表現:小便渾濁如米泔或脂膏,排尿澀痛,或兼腰膝酸軟(腎虛型)。
6. 砂淋(石淋)
- 病因病機:濕熱煎熬尿液,結為砂石,阻塞尿路。
- 臨床表現:小便艱澀,尿中夾砂石,或突發尿路中斷、窘迫疼痛,甚則腰腹絞痛,尿血。
7. 虛淋
- 病因病機:臟腑虛損(如脾腎陽虛、氣陰兩虛),膀胱失於溫煦或濡養。
- 臨床表現:病程遷延,小便淋瀝隱痛,時輕時重,伴面色蒼白、氣短乏力,脈虛細。
8. 實淋
- 病因病機:濕熱、瘀血、結石等實邪壅滯膀胱。
- 臨床表現:起病急驟,小便刺痛劇烈,尿色深濁,或見血塊、砂石,舌質暗紅,脈弦緊。
學術補充
《諸病源候論》提出「五淋」(石、勞、氣、血、膏),後世醫家再細分為八淋。其辨證關鍵在於區分虛實:實證多因濕熱、氣滯、砂石,虛證責之脾腎不足。治療上,實者清熱利濕、理氣排石,虛者補益脾腎,佐以通淋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