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黯疔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黯疔,又名黯疔瘡,是疔瘡的一種,是指疔瘡生於腋下且堅硬如釘,色紫黑者。出自《醫宗金鑒》卷六七。該病因肝脾二經火毒所致。症見患處堅硬如釘頭,癢且痛,色紫黑,並伴有身發寒熱,四肢拘急,煩躁作嘔,痛引半身等症,宜服麥靈丹、蟾酥丸之類汗之。餘可參見疔瘡條。
黯疔的病因是肝脾二經火毒所致。肝主疏泄,脾主運化,二者功能失調,則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毒邪內生,從而形成黯疔。
黯疔的臨床表現為患處堅硬如釘頭,癢且痛,色紫黑,並伴有身發寒熱,四肢拘急,煩躁作嘔,痛引半身等症。
黯疔的治療以清熱解毒、疏肝理脾為主。可用麥靈丹、蟾酥丸等藥物治療。
黯疔的預防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,避免接觸不潔的物品,飲食清淡,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,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黯疔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引起其他併發症,因此,一旦發現患有黯疔,應儘早到醫院就診。
黯疔的治療方法有很多,但並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適合每個人,因此,在選擇治療方法時,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病情和體質來選擇,切不可盲目治療。
黯疔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,但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引起其他併發症,因此,一旦發現患有黯疔,應儘早到醫院就診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