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安胎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安胎,中醫治療學術語。指對胎動不安或有滑胎史的孕婦進行治療的方法,以預防流產。出自《經效產寶》。其原則有二:因母體有病以致胎動不安者,應治療母病,母安則胎自安;若胎氣不固以致母病者,安胎則母自愈。

安胎的治療方法,根據不同的病因,可分為以下幾種:

  1. 因母體有病而致胎動不安者,應治療母病。如因氣血不足、腎虛不固所致者,可用補氣養血、固腎安胎之法,方用如補中益氣湯、六味地黃丸等;因肝鬱氣滯所致者,可用疏肝理氣、安胎止痛之法,方用如逍遙散、柴胡舒肝散等;因脾虛濕阻所致者,可用健脾利濕、安胎止痛之法,方用如四君子湯、保和丸等。
  2. 因胎氣不固而致母病者,可用安胎止痛之法,方用如保胎丸、安胎丸等。

安胎的關鍵在於調理母體,使母體氣血充盈、陰陽平衡,從而使胎氣固固,安然在母體內生長發育。

安胎的注意事項:

  1. 孕婦在安胎期間,應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2. 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為主,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3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波動。
  4. 定期到醫院進行產檢,以了解胎兒的發育情況。
  5. 如有不適,應及時就醫。

安胎是一項重要的產科保健措施,孕婦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,以確保胎兒的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