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安丘望之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安丘望之,字仲都,京兆長陵(今陝西咸陽東北)人,為東漢時期著名民間醫家。據《漢書》載,其醫術精湛,尤擅脈診與針灸之術,常以「三部九候」之法辨證,兼通導引、按蹻等養生術。漢成帝慕其名欲召入宮廷,然望之淡泊名利,終身行醫民間,為早期「儒醫」代表人物之一。

望之授業嚴格,門下弟子耿況、王汲皆得其真傳,尤重《黃帝內經》理論與臨證結合。其診病特重「四時脈象」變化,主張「順應節氣調陰陽」,處方多參酌《神農本草經》,善用道地藥材如秦艽、巴戟天等,並創製多種丸散劑型以利民間施用。

除醫道外,望之深研黃老之學,所著《老子章句》滲透醫理哲思,提出「形神相濟」之說,將道家「守一」思想融入養生實踐,強調「精氣神」三者調和為祛病根本。其醫學思想體現漢代「醫道同源」特色,對後世孫思邈「大醫精誠」理念頗有啟發。

按《傷寒雜病論》序文推測,張仲景可能曾間接受其醫術影響。唐代《千金要方》尚載有「安丘導引法」,可見其術式流傳之久遠。然其醫案多散佚,僅《醫心方》等古籍偶見引述,誠為中醫史上一大憾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