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艾炷灸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艾炷灸是艾灸法之一。即將艾炷直接或間接置於穴位上施灸的一種方法。施灸時艾炷的大小、多少,應以疾病性質、病情輕重、施灸部位和患者年齡大小綜合考慮。如初病體質強壯,艾炷宜大,壯數宜多。久病體質虛弱,艾炷宜小,壯數宜少。頭面胸部不宜大炷多壯;腹部腰背則艾炷宜大,壯數宜多;四肢末端皮薄骨多,不可多灸;肩背和四肢皮厚肉多之處,多灸無妨。婦孺宜少;壯男可多等。

艾炷灸的操作方法是:

  1. 將艾絨搓成艾炷,大小以能燃燒10-15分鐘為宜。
  2. 將艾炷置於艾灸器上,點燃後用力按壓,使艾炷燃著的部分與皮膚接觸。
  3. 施灸時,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,可以選擇不同的艾灸手法,如雀啄法、雀尾法、旋轉法、點燃法等。
  4. 施灸時間一般為5-10分鐘,每次施灸不宜超過20分鐘。
  5. 施灸後,可用艾葉包紮患處,以保持溫熱。

艾炷灸具有溫經散寒、行氣止痛、消腫散結等功效,可用於治療多種疾病,如感冒、咳嗽、哮喘、胃痛、腹痛、痛經、跌打損傷等。但艾炷灸也有一些禁忌,如孕婦、心臟病患者、高血壓患者等不宜施灸。

艾炷灸是一種簡便易行的中醫治療方法,但在施灸前,一定要先諮詢醫生,以確定是否適合施灸,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施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