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艾灸補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艾灸補瀉的方法和原理

艾灸補瀉是根據艾灸的火力大小來區分補瀉的一種方法。這種方法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,可以達到溫陽補虛和祛寒散結的效果。

根據《靈樞.背腧》的記載:「以火補者,勿吹其火,須自滅也;以火瀉者,疾吹其火,傳其艾,須其火滅也。」這說明瞭艾灸中火力的重要性。具體而言,火力由小到大,慢慢燃盡者為補法,有溫陽補虛的作用。而吹旺其火,使病人覺燙者則為瀉法,可以祛寒散結。

艾灸補瀉的具體操作方法如下:

  1. 艾灸補法:用艾條點燃後,將其靠近穴位,以患者能耐受的溫度為宜,慢慢燃盡。這種方法可以溫陽補虛,適合虛寒體質的患者。

  2. 艾灸瀉法:用艾條點燃後,將其靠近穴位,以患者感到燙為宜,快速燃盡。這種方法可以祛寒散結,適合實熱體質的患者。

藉由調整艾灸的火力大小,可以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選擇合適的補瀉方法。虛寒體質的患者適合補法,實熱體質的患者適合瀉法。然而,使用艾灸補瀉方法時需要注意操作方法,以免造成意外事故。

艾灸補瀉是一種簡單易行的中醫治療方法,不僅在中國傳統醫學中被廣泛應用,也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。它可以提供特定的治療效果,且操作簡單方便,但使用前需瞭解患者的體質和病情,並選擇適當的方法和火力大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