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艾鬥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艾鬥

艾鬥為中醫灸法常用器具之一,主要用於溫灸或間接灸治療。其結構設計便於固定與傳熱,能使艾灸熱力均勻滲透,避免直接灼傷皮膚,同時保留艾絨燃燒之藥性作用。

結構與材質

艾鬥由上、下兩部分組成:

  1. 上部結構:以金屬絲繞製成彈簧鬥狀,通常採用耐熱性佳的金屬材質,如銅或不鏽鋼。此設計可盛載艾絨或艾條燃燒,同時透過金屬導熱特性調節溫度,使熱力溫和且持久。
  2. 下部襯墊:多以石棉或耐熱陶瓷纖維製成,附於彈簧鬥下方,具隔熱效果,防止高溫直接接觸皮膚。兩側設有絲帶或布條,便於綁縛固定於施灸部位。

功能與應用

艾鬥在中醫臨床適用於以下灸法:

  • 溫灸:透過持續溫熱刺激穴位,促進氣血運行,適用於虛寒證、經絡瘀阻或慢性疼痛。
  • 間接灸:隔物施灸,避免艾火直接接觸皮膚,減少燙傷風險,同時保留艾葉辛溫通絡之效。

中醫理論基礎

艾灸療法以《黃帝內經》「針所不為,灸之所宜」為原則,艾鬥作為工具,延續「溫通經脈、散寒除濕」之效。其設計體現中醫「緩攻」思想,以漸進熱力激發人體陽氣,調和陰陽。艾葉性溫,燃燒時產生之藥氣可穿透腠理,結合器具的物理傳導,增強逐寒祛濕、扶正祛邪之療效。

此器具常見於治療風濕痹痛、寒性腹痛或氣血虛弱之證,需依辨證選取相應穴位施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