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疔瘡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疔瘡,又稱丁瘡、丁腫、疔腫、疔毒、疵瘡等,是一種局部腫脹形似疔蓋狀的化膿性感染。疔瘡多因外感風邪火毒或外傷感染而發生,常見於臉部、四肢和軀幹部位。

疔瘡的症狀表現為發病急速,變化迅速,初期呈小如粟米般的硬塊,根部深入。之後會出現灼熱紅腫,腫脹迅速且非常疼痛,待疔瘡潰爛後膿根部排出,腫脹消退、疼痛減輕且逐漸康復。如果處理不當或錯誤治療,使熱毒加重,則容易發展成走黃(指疔瘡破裂後,疔根未能完全排出,形成膿毒積聚,局部呈現黃色)。

治療疔瘡時,主要以清熱解毒為主要原則。若熱重毒熾,可以使用五味消毒飲劑;若火毒盛行,可以使用黃連解毒湯或解毒大青湯;若疔瘡潰爛後膿毒未盡,仍出現煩躁和熱症,可以使用人參清神湯;若因排出膿毒而呈現明顯氣虛症狀,則建議服用內託安神散。

在外部治療方面,傳統方法多使用煙管油膏,或在疔瘡周圍敷上藥物包裹以促使疔瘡破裂並排出膿液。也可使用豬膽汁調合雄黃、京墨和薑汁敷在疔瘡周圍達到同樣效果。另外,使用去油的蓖麻子和乳香,與飯一起研磨成膏狀貼敷,可以去除疔毒。或可以使用黃連軟膏或玉露膏外敷。如果膿液尚未排出,則需要切開以排出膿液,並根據疔瘡的大小和深度確定是否需要引流。已經潰爛的疔瘡,可使用五五丹或八將丹塗抹在瘡口,以促進排膿和腐敗物的清除。當瘡口尋常紅活後,可以使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紅膏換藥,以促進瘡口收斂和癒合。

疔瘡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,發病急速,變化迅速,如果處理不當,可能會引起嚴重後果。因此,一旦發現疔瘡,應及早就醫,避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