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丁壬化木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丁壬化木
「丁壬化木」為中醫運氣學說之重要術語,出自《素問·天元紀大論》,其言:「丁壬之歲,木運統之。」此理論屬「五運六氣」體系,用以闡述天時氣候變化與人體生理、病理之關聯。
運氣學說基礎
運氣學說以天干地支為框架,推演自然氣候周期與人體健康之關係。其中,「十干化運」將天干分屬五行,丁、壬二干合化為木運,故逢丁年、壬年,歲運皆屬木,主全年氣候偏於風木之象。
丁壬化木之原理
-
陰陽屬性:
- 丁為陰干,屬木之不足(「少角」),主木運不及之年,風氣衰弱,易見燥金乘襲。
- 壬為陽干,屬木之有餘(「太角」),主木運太過之年,風氣盛行,易生肝木亢盛或土濕受克之病。
-
氣化特徵:
- 木運主「風」,其氣升發、疏泄。木運太過則風動過劇,易致眩暈、肢顫;不及則疏泄無力,見鬱滯、情志不舒。
- 《素問·氣交變大論》提及:「歲木太過,風氣流行,脾土受邪。」說明木運與脾土之制化關係。
-
六氣配合:
- 丁壬年雖同屬木運,但結合地支(如壬寅、丁卯等),會與司天之氣(如厥陰風木、少陽相火等)相合,形成「運氣同化」或「運氣異化」,進一步影響氣候與病機。例如:
- 壬寅年(木運太過+少陽相火司天),風火相煽,易見熱病、肝陽上亢。
- 丁酉年(木運不及+陽明燥金司天),金勝木衰,多見肺燥肝鬱。
- 丁壬年雖同屬木運,但結合地支(如壬寅、丁卯等),會與司天之氣(如厥陰風木、少陽相火等)相合,形成「運氣同化」或「運氣異化」,進一步影響氣候與病機。例如:
臨床意義
-
養生調攝:
- 木運之年需順應「春生」之氣,重疏肝調暢。太過之年宜抑木扶土,不及之年當補肝兼防金燥。
-
疾病預判:
- 木運太過:肝系病(脅痛、中風)、脾胃病(泄瀉、納呆)高發。
- 木運不及:抑鬱、筋痿、目澀等肝虛證候增多。
此理論體現中醫「天人相應」之核心,透過運氣推演,輔助辨識病機與治則,為傳統時間醫學之精粹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