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丁杞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丁杞

丁杞,明代醫家,號松子,福建福寧州(今霞浦縣)人,出身醫學世家,精通脈診,尤以脈象斷生死聞名。其醫術承襲家學,深諳中醫「四診合參」之理,然獨擅切脈,臨證時常以脈象為首要依據,結合望、聞、問三診,精準辨析病機。

脈診特色與醫術
丁杞之脈法,遵循《內經》「獨取寸口」之旨,並融會歷代脈學精要。其診脈注重「胃、神、根」三要素,強調脈象與臟腑氣血盛衰之關聯。例如,遇「真臟脈」時,能預判病患生死,此與《難經》「脈有根本,人有元氣」之論相契。此外,他善辨「七表八裡九道」等複雜脈象,尤其重視「浮沉遲數」四大綱脈在疫病中的變化,以此區分表裡寒熱虛實。

治疫事蹟與學術貢獻
明正德六年(1511年),福寧州爆發大疫,丁杞親施方藥,活人無數。據推測,其治疫之法或結合當時溫病理論,注重「扶正祛邪」,可能運用「清熱解毒」「化濕辟穢」等法,如黃連、黃芩等苦寒藥清熱,藿香、蒼朮等芳香化濕,並依脈象調整配伍,體現「辨證論治」之靈活。

丁杞雖無專著傳世,然其脈診經驗與疫病治法,反映明代醫家對傳統理論的實踐與拓展,亦為福建地方醫學史重要一頁。其生平事蹟,可窺見中醫於急症、瘟疫中之臨床價值,以及世醫家學於技術傳承之關鍵角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