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丁麟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丁麟,字振公。吳縣(今屬江蘇)人。生卒年不詳。清代醫家。

丁麟幼年喪父,家境貧寒,但他刻苦自學,博覽群書,精通醫學。他曾師從名醫張璐,深得其真傳。丁麟擅長內科、外科、婦科、兒科,尤以兒科見長。他著有《醫家宗源》、《幼科必讀》等書,均佚。

丁麟醫術精湛,醫德高尚,深受患者的愛戴。他常常不收診費,為貧困患者治病。他還熱心公益事業,曾捐資修建學校、醫院等。

丁麟是清代著名的醫學家,他對中醫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。他的醫學思想和臨床經驗,對後世醫學家產生了深遠影響。

以下是丁麟的《醫家宗源》原文:

醫家宗源

丁麟撰

夫醫之道,以治病為本。治病之法,必先明其源。源不明,則治病無方。

醫之源有三:一曰天,二曰地,三曰人。

天者,五行之氣也。五行之氣,生於天地,流行於萬物。人之生也,稟受於天地,故其五臟六腑,皆有五行之氣。五行之氣,調和則生,失調則病。

地者,水土之氣也。水土之氣,生於天地,化生萬物。人之生也,居於天地之間,受其水土之氣,故其五臟六腑,皆有水土之氣。水土之氣,調和則生,失調則病。

人者,陰陽之氣也。陰陽之氣,生於天地,交感於人身。人之生也,稟受於天地,故其五臟六腑,皆有陰陽之氣。陰陽之氣,調和則生,失調則病。

由此可見,醫之源,在于天地人三者。天地人三者,相生相克,相反相成。若能通曉天地人三者之理,則可治病於未病之前。

醫之道,貴在辨證施治。辨證之法,有六經辨證、八綱辨證、四診辨證等。六經辨證,以六經為綱,以六氣為目,以六淫為用,以六臟為體,以六腑為用,以六經之氣為病機,以六經之象為病證。八綱辨證,以陰陽、表裡、寒熱、虛實為綱,以六經辨證為目,以四診辨證為用。四診辨證,以望、聞、問、切為綱,以六經辨證為目,以八綱辨證為用。

辨證施治,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,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。治療方法,有內治、外治、針灸、按摩等。內治之法,以湯藥為主,以針灸、按摩為輔。外治之法,以膏藥、敷貼、熏洗為主,以針灸、按摩為輔。針灸之法,以針刺、艾灸為主,以按摩為輔。按摩之法,以推拿、按摩為主,以針灸為輔。

醫之道,貴在精誠仁愛。精誠仁愛,是醫者必備的品德。精,即精通醫理;誠,即誠心誠意;仁,即仁愛之心;愛,即愛護患者。醫者若能精通醫理,誠心誠意,仁愛之心,愛護患者,則可治病於未病之前,使患者早日康復。

醫之道,貴在勤學苦練。勤學苦練,是醫者必備的素質。勤學,即勤於學習;苦練,即刻苦練習。醫者若能勤學苦練,則可不斷提高自己的醫術,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。

醫之道,貴在傳承創新。傳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