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調癰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調癰,即調疽,又稱為指疔,是一種發生在手指上的疔瘡。

調癰的發病原因包括外傷、感染、飲食不節、勞累過度等因素。臨床表現主要為手指紅腫熱痛,局部有硬結,並可能出現破潰、流膿、流血等症狀。治療調癰時,主要目標是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。常用的方藥包括黃連解毒湯、五味消毒飲、清熱解毒散等。預防調癰時應注意保持手部清潔衛生,避免外傷,飲食宜清淡,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,勞累過度時應注意休息。

以下是《外科證治全書》卷三中關於調癰的記載:

調癰,即調疽,是指在手指上出現狀似指疔的情況,但調癰腫大且劇痛,潰爛後不易收口,長期不癒合。治療調癰應以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為主。常用的方劑是黃連解毒湯加減。

黃連解毒湯的組成包括黃連、黃芩、梔子、大黃、赤芍、丹皮、生甘草。

使用方法是將藥材煎煮後服用,每日1劑。

根據情況的不同,可進行加減處方。如果腫痛嚴重,可以加入金銀花、連翹、板藍根等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藥材。如果潰爛後流膿不止,可以加入黃柏、白花蛇舌草等具有清熱利濕作用的藥材。如果長期不癒合,可以加入當歸、白芍、川芎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藥材。

預防調癰的方法包括保持手部清潔衛生,避免外傷,飲食宜清淡,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,疲勞時應注意休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