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巔上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巔上
別名與出處
「巔上」為中醫經穴別名,首見於《素問·骨空論》:「巔上一灸之。」唐代王冰註解時,明確指出此處即為「百會穴」。後世醫籍如《針灸聚英》等亦沿用此說,將「巔上」列為百會穴之別稱。
定位與歸經
百會穴(巔上)位於頭頂正中線,當兩耳尖直上連線與頭部正中線之交點處,屬督脈要穴。其名「百會」意為「百脈之會」,因督脈為「陽脈之海」,此穴能統攝諸陽經氣,為調理全身陽氣之樞紐。
中醫理論與功能
- 氣血調節:巔上位居人體至高點,中醫認為「頭為諸陽之會」,此穴能升提陽氣、醒腦開竅。臨床常用於治療氣虛下陷所致之脫肛、陰挺,或清陽不升之眩暈、頭痛。
- 神志病症:督脈入絡於腦,巔上透過調節督脈氣血,可安神定志,改善失眠、癲狂、癇證等神志失調之疾。
- 局部作用:作為頭部要穴,直接刺激可疏通頭部經氣,緩解巔頂痛、鼻塞、耳鳴等症。
古籍記載與應用
- 《針灸甲乙經》載百會主治「巔疾狂走」;
- 《醫宗金鑒》強調其「提補陽氣下降」之功,用於虛脫急救;
- 古代灸法注重「巔上一灸之」,以艾炷溫灸此穴,可振奮陽氣,尤適風寒濕邪襲頂之證。
現代針灸應用
針刺巔上百會穴時,多沿皮平刺0.5至0.8寸,或施以艾灸、指壓。現代研究認為其刺激可調節腦血流與自主神經功能,應用於中風後遺症、高血壓輔助治療等領域。
與其他穴位關係
巔上(百會)與湧泉穴相對,形成「天人相應」之勢,針灸學中常配伍使用,以協調陰陽,如「瀉百會、補湧泉」法治療肝陽上亢之頭痛。
附註
「巔上」之名,除指百會穴外,於部分文獻中亦廣義泛指頭頂部,然針灸學特指百會穴為正解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