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地箕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地箕
地箕,中醫經穴名,出自《醫學入門》。別名地機。屬足陽明胃經。腧穴位於足背外側,第五跖骨基底外側端,赤白肉際凹陷處。
主治
本穴主治足跟痛、足背痛、踝關節扭傷等。
針刺方法
直刺0.5-1寸,局部酸脹,可向下傳至足跟。
艾灸方法
艾條灸5-10分鐘,或溫灸10-15分鐘。
功效
本穴具有舒筋活絡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
古籍記載
《醫學入門》:“地箕,在足背外側,第五跖骨基底外側端,赤白肉際凹陷處。主足跟痛、足背痛、踝關節扭傷。”
現代研究
現代研究表明,地箕穴有鎮痛、抗炎、促進組織修復等作用。
臨床應用
地箕穴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足跟痛、足背痛、踝關節扭傷等。
穴位配伍
地箕穴常與太沖穴、昆侖穴、承山穴等穴位配伍,可用於治療足跟痛、足背痛等症。
注意事項
地箕穴為足陽明胃經腧穴,有通經活絡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但本穴位於足背外側,皮下組織較薄,因此針刺時應注意深度,以免損傷神經、血管。
結語
地箕穴是足陽明胃經腧穴,具有舒筋活絡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足跟痛、足背痛、踝關節扭傷等症。在針刺時應注意深度,以免損傷神經、血管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