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地化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地化
運氣術語
- 在泉之氣的變化
「地化」一詞首見於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,原文云:「地化奈何?」吳昆註解:「地化,在泉之化也。」此處「地化」泛指在泉之氣對自然界及人體的影響。在五運六氣理論中,在泉之氣主司下半年(即歲氣之後半段)的氣候、物候及病候變化,與司天之氣(主上半年)相互呼應,共同構成歲氣的整體框架。 - 專指在泉的火熱之氣
《素問·六元正紀大論》提出:「同清者多地化。」張景嶽註釋:「運與司天陽明同清者,則當多用在泉少陰溫熱之化以治之。」此處「地化」特指在泉之氣中的火熱屬性。當歲運(如金運)與司天之氣(如陽明燥金)皆屬「清涼」性質時,易形成過於寒涼的氣候條件,此時需藉助在泉之氣的火熱特性(如少陰君火或少陽相火)加以調節,以維持人體與環境的平衡。
中醫理論延伸
- 在泉之氣的分類
在泉之氣依六氣分為風、熱、火、濕、燥、寒六類,與司天之氣相對應。例如:- 子午之年(少陰君火司天),則陽明燥金在泉;
- 丑未之年(太陰濕土司天),則太陽寒水在泉。
此配屬反映「陰陽相對」的法則,司天與在泉之氣一陽一陰,共同調節歲氣。
-
地化與疾病的關聯
在泉之氣影響人體下半身及內在臟腑的病理表現。如:- 火熱在泉(如少陰君火):易見溫病、瘡瘍、心煩口渴等症;
- 濕土在泉(如太陰濕土):多發濕滯、腫脹、脾胃失調等病。
臨床需結合歲運與司天之氣,綜合判斷病機。
-
治療應用
張景嶽強調「同清者多地化」,提示當氣候偏寒時,可運用溫熱藥物或針灸手法(如艾灸)以平衡其偏性。此原則亦體現「寒者熱之」的治療大法,符合《內經》「謹守病機,各司其屬」的精神。
總結
「地化」為運氣學說中的重要概念,既泛指在泉之氣的整體作用,亦特指其火熱屬性的調節功能。透過分析地化與歲運、司天之氣的互動,可深化對疾病成因及治療策略的理解,展現中醫「天人相應」的核心思想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