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鍉針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鍉針,古針具名。九針之一。《靈樞.九針論》:「鍉針,取法於黍粟之銳,長三寸半,主按脈取氣,令邪出。」是一種針體粗大,尖如黍粟,圓而微尖的針具。用於按壓經穴,不入皮膚。

鍉針的形狀與黍粟相似,黍粟是一種小米,其形狀為圓而微尖。鍉針的長度為三寸半,約合現在的10.5厘米。鍉針主要用於按壓經穴,不入皮膚。

鍉針的使用方法是先將鍉針放在手掌心,然後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鍉針的兩端,輕輕地按壓經穴。按壓時要注意力度,不要太重,也不要太輕。按壓的時間一般為3-5分鐘,每次按壓一穴位。

鍉針具有疏通經絡、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等作用。臨床上常用於治療風寒濕痹、腰腿疼痛、跌打損傷等疾病

鍉針是一種安全有效的針具,但在使用時也要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使用前要對鍉針進行消毒。
  2. 使用時要注意力度,不要太重。
  3. 使用後要將鍉針放回原處。

如果在使用鍉針的過程中出現不適,要立即停止使用並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