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雜痢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雜痢,病名。痢疾排出物顏色雜亂不定者。《諸病源候論.痢病諸候》:「雜痢謂痢色無定,或水谷,或膿血,或青或黃,或赤或白,變雜無常,或雜色相兼而痢也。挾熱則黃赤,熱甚則變膿血也,冷則白,冷甚則青黑。皆由飲食不節,冷熱不調,胃氣虛,故變易。」類似後世所稱五色痢。詳見該條。
雜痢是一種痢疾的類型,其特點是排出的糞便顏色不固定,可以是水谷、膿血、青色、黃色、赤色、白色等,而且顏色會不斷變化,或者是多種顏色混合在一起。
雜痢的發病原因,主要是飲食不節,冷熱不調,導致胃氣虛弱,從而引起痢疾。
雜痢的治療,主要是清熱解毒、健脾益氣。可以使用黃連解毒湯、葛根芩連湯等中藥治療。
雜痢的預防,主要是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吃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,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,保持大便通暢。
以下是《諸病源候論.痢病諸候》原文:
雜痢謂痢色無定,或水谷,或膿血,或青或黃,或赤或白,變雜無常,或雜色相兼而痢也。挾熱則黃赤,熱甚則變膿血也,冷則白,冷甚則青黑。皆由飲食不節,冷熱不調,胃氣虛,故變易。
夫痢者,腸胃之病也。腸胃之氣,主通利水谷,而調和五臟。今飲食不節,冷熱不調,則胃氣虛弱,不能通利水谷,而調和五臟,故成痢也。
痢之為病,其色無定,或水谷,或膿血,或青或黃,或赤或白,變雜無常,或雜色相兼而痢也。挾熱則黃赤,熱甚則變膿血也,冷則白,冷甚則青黑。皆由飲食不節,冷熱不調,胃氣虛,故變易。
其治宜清熱解毒,健脾益氣。若挾熱者,宜用黃連解毒湯;若挾寒者,宜用葛根芩連湯。若脾胃虛弱者,宜用參苓白朮散。
雜痢的預防,主要是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吃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,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,保持大便通暢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