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昝殷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昝殷

生平與背景

昝殷,唐代著名醫學家,蜀地(今四川境內)人,精通醫理,曾任隨軍節度、醫學博士等職。在大中年間(847-860年),他專注於婦產科醫方的整理與研究,編纂了《產寶》三卷。此書後經周頲於897年補充並作序,流傳至今的版本稱為《經效產寶》,是目前中國現存最早的婦產科專著。此外,昝殷亦著有《食醫心鑒》,主要論述食療養生之法。


主要著作

1. 《經效產寶》

《經效產寶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婦產科專著,共分三卷,內容涵蓋:

  • 經閉與帶下:論述月經不調、閉經及白帶異常等病症之診療經驗。
  • 妊娠與安胎:提出孕期調養、胎動不安的辨證施治,並記錄安胎方藥。
  • 難產與產後調護:收錄處理難產的手法與方劑,以及產後惡露不下、血虛發熱等證的調理方案。

書中所載方劑多源自臨床實效,如治療產後血暈的「清魂散」、調理產後虛弱的「當歸建中湯」等,展現唐代婦科醫學的成就。

2. 《食醫心鑒》

此書原為三卷(一說二卷),主要闡述食療養生之法,強調「藥食同源」,記載以食物調理疾病的方劑,如:

  • 以生薑粥治風寒感冒
  • 用赤小豆湯利水消腫
  • 以豬肝羹補益肝血

反映唐代醫家對飲食療法的重視,可惜原書已佚,部分內容散見於《醫方類聚》等後世醫籍。


學術貢獻

  1. 婦產科奠基:《經效產寶》系統整理唐代以前婦產科經驗,確立婦科疾病的分類與治療框架,影響後世如《婦人大全良方》等著作。
  2. 臨床實用性:書中方劑多以簡便有效為特點,符合隨軍醫官的實戰需求,體現唐代醫學的務實風格。
  3. 食療發展:《食醫心鑒》推動食療理論的應用,成為中醫營養學的重要參考。

歷史地位

昝殷的著作不僅保存了唐代婦產科與食療的珍貴資料,更為中醫婦科學的發展奠定基礎。其學術成就彰顯了唐代醫學在專科領域的精深化,是中醫史上不可忽視的重要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