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臟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臟(藏)

  1. 內臟:泛指體內的器官。《靈樞·異法方宜論》提到臟寒容易導致疾病。《靈樞·病傳》中提到邪氣泛溢、血流通傳、大氣進入臟腑。《素問·六節臟象論》指出十一個臟腑的取決於膽的情況。《素問·五臟別論》中有一些方士將腦髓視為臟,另一些則將腸胃視為臟。

  2. 專指臟器,即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,它們負責藏精氣而不瀉。《素問·經脈別論》提到水精四處遊行,與五臟陰陽合於四時。《素問·金匱真言論》中提到臟屬陰,腑屬陽。

  3. 指臟腑及其所屬經脈。《素問·經脈別論》中提到太陽臟獨至,會導致喘息虛氣逆行,這是陰不足而陽有餘的表現。還有一句疑問句:太陽臟是什麼形象?

臟器在人體中具有特定的功能,例如心臟、肝臟、脾臟、肺臟、腎臟等。臟主負責藏精氣,而腑主負責排除廢物。臟腑共同協調維持人體正常運作。

臟腑在人體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相互協調並維持正常運作。如果臟腑功能失調,則容易引發疾病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應該重視臟腑的保養,確保它們正常運作。

以下是一些保養臟腑的方法:

  1.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避免熬夜、暴飲暴食、吸菸和飲酒等不良習慣。
  2. 適度運動,增強體質。
  3. 保持心情愉快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4. 注意飲食調理,多攝取新鮮蔬果,減少油膩、辛辣和刺激性食物的攝入。
  5. 定期進行身體檢查,及早發現問題並進行治療。

如果出現臟腑功能失調的症狀,應及時尋求醫療幫助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