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臟毒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臟毒,中醫病名。見《聖濟總錄》一百四十三卷。
1.指臟中積毒所致的痢疾。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卷十五:「腸風臟毒,自屬滯下門。臟毒,即是臟中積毒。」
2.指內傷積久所致的糞後下血。《醫學入門》卷五:「自內傷得者曰臟毒,積久乃來,所以色黯,多在糞後,自小腸血分來也。」證見糞後下血,污濁色暗,兼見胃納不振,身疲乏力,舌苔黃膩,脈濡數等。治宜清解解毒,選用槐花散、臟連丸、黃連解毒湯、清胃散、防風黃芩丸等方。
3.指肛門腫硬類似痔漏的病證。《血證論》卷四:「臟毒者,肛門腫硬,疼痛流血,與痔漏相似。」
臟毒,是指臟腑內部的毒素。臟毒的形成原因有很多,比如飲食不當、情志不遂、久病不愈等,都會導致臟腑內部產生毒素。臟毒如果長期積累,就會引起一系列的疾病,比如痢疾、糞後下血、肛門腫硬等。
臟毒的治療,主要是通過清解解毒的方法來進行。常用的方劑有槐花散、臟連丸、黃連解毒湯、清胃散、防風黃芩丸等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來預防臟毒的形成:
1.飲食要清淡,避免吃辛辣、油膩、生冷的食物。 2.保持心情舒暢,不要生氣、焦慮、抑鬱。 3.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 4.定期體檢,早發現早治療。
如果出現了臟毒的症狀,一定要及时就醫,以免病情加重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