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臟寒腹脹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臟寒腹脹,中醫名詞,又稱為陰寒痞寒,是指因臟氣虛寒所致的腹脹。
臟寒腹脹的症狀表現為:四肢常冷,小腹脹急,冷硬如冰,小便清利,大便時瀉,不思飲食,唇口色白,言語輕微。
臟寒腹脹的治療方法,主要以溫陽散寒為主。如果是肝腎虛寒,腹冷如冰,大便不實或小便不利,可以用金匱腎氣丸治療。如果是脾肺虛,不思飲食,言語輕微,可以用理中湯治療。如果是手足逆冷,回陽救逆,可以用四逆湯治療。
以下是《症因脈治》卷三中關於臟寒腹脹的記載:
「臟寒腹脹者,真陽素虛,臟氣不足,又口食冷物,身得寒氣,陰寒痞寒,四肢常冷,小腹脹急,冷硬如冰,小便清利,大便時瀉,不思飲食,唇口色白,言語輕微。」
「治宜溫陽散寒。肝腎虛寒,腹冷如冰,大便不實或小便不利,治宜溫陽補腎,用金匱腎氣丸。脾肺虛,不思飲食,言語輕微,治宜理中散寒,用理中湯。手足逆冷,回陽救逆,用四逆湯。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