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棗花翳內障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棗花翳內障

定義與病名源流
棗花翹內障為中醫眼科病證之一,首載於《祕傳眼科龍木論》,其特徵為瞳神內生障翳,邊緣參差如鋸齒,形似棗花而得名。別稱「棗花內障」,屬「圓翳內障」範疇,與西醫學之「白内障」相關,然中醫辨析更重局部形候與整體病機關聯。

病候特徵

  1. 外觀形貌:瞳神區域見灰白色或黃褐色翳障,邊緣不整,呈棗花狀層疊,或散如花瓣,或聚如鋸齒。
  2. 視覺異常:初起視物微昏,如隔輕煙薄霧;漸進則翳障蔽睛,光影支離,甚者僅辨明暗。
  3. 兼症辨析:可伴頭目昏沉、眼珠痠脹,然此因個體虛實而異。

病因病機
中醫認爲,本病多因臟腑功能失調,導致精血不能上榮目竅,或濁邪上泛結聚而成:

  • 肝腎虧虛:肝血不足、腎精虧耗,瞳神失養而生翳障。
  • 脾胃濕濁:運化失常,痰濕內蘊,沿經上擾清竅,凝滯為翳。
  • 虛火鬱蒸:陰虛內熱或情志化火,灼傷晶珠,致其混濁。

證型分列 (據古籍與臨牀延伸)

  1. 肝腎陰虛證:翳色淡灰,目乾澀,兼見腰膝痠軟、脈細數。
  2. 脾虛濕困證:翳障泛黃,視物如霧,脘悶納呆,舌苔白膩。
  3. 陰虛火炎證:翳邊緣色赤澀,煩熱口乾,脈弦細而數。

古籍論述
《龍木論》強調「瞳神水輪屬腎」,本病與腎精匱乏相關;《銀海精微》則提「肝氣上冲」亦為翳成之機,反映臟腑相乘理論。

附:與圓翳內障之異同
二者同屬晶珠混濁病變,然「圓翳」多指翳障圓整均勻;「棗花翳」則以形貌不規則爲辨證眼目,提示病機或有痰瘀互結、虛實夾雜之傾向。

(全文依中醫傳統理論鋪陳,未涉現代醫學處置及建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