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燥火眼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燥火眼
燥火眼為中醫眼科病名,首見於《抄本眼科》。其病機多因外感風熱邪毒,或肝經鬱火上炎,導致目竅失養而發病。與風火眼屬同類證候,二者在病因病機及臨床表現上頗為相似。
病因病機
- 外感風熱:風性輕揚,熱性炎上,風熱相搏,上攻目竅,則見眼目紅腫熱痛。
- 肝火上炎:肝開竅於目,若情志不暢,肝氣鬱結,久而化火,循經上擾,可致目赤疼痛。
- 陰血不足:素體陰虛,或久病耗傷陰血,虛火上炎,灼傷眼絡,亦能引發此症。
臨床表現
- 眼部紅赤腫痛,灼熱感明顯
- 畏光流淚,眼瞼緊澀
- 甚者見眼眵黏稠,視物模糊
- 或伴頭痛、口苦、咽乾等全身症狀
辨證分型
- 風熱壅盛:眼瞼紅腫,眵多黃稠,兼見發熱惡風,舌紅苔薄黃,脈浮數。
- 肝火亢盛:目赤脹痛,急躁易怒,口苦咽乾,舌紅苔黃,脈弦數。
- 陰虛火旺:眼乾澀微紅,時輕時重,兼有頭暈耳鳴,舌紅少苔,脈細數。
治療原則
- 清熱瀉火:適用於實火證,常用黃連、黃芩、梔子等。
- 疏風散熱:針對風熱外襲,可選菊花、薄荷、桑葉等。
- 養陰降火:陰虛火旺者,宜用生地、麥冬、知母等滋陰清熱。
- 平肝明目:肝火上炎者,可加決明子、夏枯草等清肝明目之品。
燥火眼之治療,當審證求因,根據具體病機選方用藥,方能收到良效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