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燥勝則乾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燥勝則乾,中醫名詞,病因病理學術語。指燥氣偏勝而導致乾燥少津的病理過程。如出現口鼻乾燥,皮膚皸裂,小便短少等。《素問.陰陽應象大論》:「熱勝則腫,燥勝則乾。」

燥勝則乾是指燥氣偏勝,導致津液耗損,出現口鼻乾燥、皮膚皸裂、小便短少等症狀。燥氣偏勝的原因,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• 外感燥邪:燥邪是指乾燥、炎熱的邪氣,它可以通過口鼻、皮膚等途徑侵入人體,導致燥勝則乾的病理變化。
  • 內生燥邪:內生燥邪是指由於人體陰液不足,導致燥邪內生,從而出現燥勝則乾的病理變化。
  • 情志不遂:情志不遂,會導致肝氣鬱結,肝氣鬱結會化生燥熱之邪,從而導致燥勝則乾的病理變化。

燥勝則乾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• 口鼻乾燥:患者會出現口唇乾燥、口渴、咽喉乾燥、鼻腔乾燥等症狀。
  • 皮膚皸裂:患者的皮膚會出現皸裂、脫屑、瘙癢等症狀。
  • 小便短少:患者的小便量會減少,顏色發黃,有時還會出現尿頻、尿急、尿痛等症狀。
  • 大便乾燥:患者的大便乾燥、硬結,排便困難。
  • 舌質紅、苔少:患者的舌質會偏紅,舌苔會很少,甚至沒有舌苔。
  • 脈象弦細數:患者的脈象會偏細、偏數。

燥勝則乾的治療,主要以滋陰潤燥清熱解毒為主。常用的中藥有生地、麥冬、沙參、玉竹、天冬、百合、知母、黃柏、黃連、黃芩、大黃、芒硝等。

燥勝則乾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•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避免過度勞累,注意休息。
  • 飲食要清淡,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,少吃辛辣、油膩、煎炸的食物。
  •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避免空氣乾燥。
  •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,增強體質。

燥勝則乾是一種常見的病理變化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要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