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燥者濡之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燥者濡之,治療法則之一。出自《素問.至真要大論》。指燥證要用滋潤的方藥治療。燥證有內燥、外燥之分。

內燥是指內臟津液虧損的病證,治宜滋陰潤燥;外燥為秋天燥氣所傷,又分溫燥、涼燥兩種,溫燥宜清宣涼潤或清燥潤肺,涼燥宜輕宣溫潤。燥熱傷肺胃津液,屬於內燥,用「養陰潤燥」法;外感燥熱傷肺,屬於外燥,用「輕宣潤肺」法。

燥病可表現為津液不足,主要發生在秋季。當秋季的燥氣過多時,人體的津液無法足夠地收斂,所以會出現燥病。燥病分為內燥和外燥兩種。內燥是指內臟的津液不足,治療上應該滋陰潤燥;外燥是指外界的燥邪入侵所致,治療上應該清宣涼潤或清燥潤肺。

在內燥的情況下,津液不足會導致肺胃被燥熱傷害,所以需要使用「養陰潤燥」法治療。養陰潤燥法是指使用具有滋陰潤燥作用的藥物來治療內燥病證。常用的藥物包括生地、麥冬、天冬、百合、沙參、玉竹、白芍、知母、黃柏、天麻、石斛等。

而外燥則是指外界的燥熱邪氣入侵,導致肺受損害。在這種情況下,應該使用「輕宣潤肺」法來治療。輕宣潤肺法是指使用具有清宣肺熱、潤肺止咳作用的藥物來治療外感燥熱傷肺的病證。常用的藥物包括桑葉、菊花、薄荷、杏仁、甘草、白前、桔梗、天竺黃、枇杷葉、桑白皮、地骨皮、知母、黃柏、天麻、石斛、天門冬、麥冬、百合、沙參、玉竹、白芍、知母、黃柏、天麻、石斛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