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擇食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擇食

病證名,屬妊娠期常見現象,多見於懷孕早期。孕婦此時易出現偏嗜酸味、厭惡油腥,或特別喜好某種食物的傾向,稱為「擇食」。此現象多與衝脈氣盛、肝胃失調有關,乃妊娠初期胎氣上逆,影響脾胃運化所致。

中醫病機分析

  1. 衝任脈氣旺盛:妊娠時血聚養胎,衝任之氣亢盛,上逆犯胃,導致胃失和降,故見口味異常。
  2. 肝氣犯胃:肝主疏泄,孕期陰血下注胞宮,肝血相對不足,肝氣偏旺,若剋制脾胃,則易生厭食或偏嗜。
  3. 脾胃虛弱:素體脾虛者,孕後氣血化源不足,胃氣受擾,可能加重擇食表現。

此證若僅為短暫偏好、無明顯嘔吐或體虛症狀,可順應孕婦口味以調和脾胃。傳統中醫認為,酸味入肝,能斂陰柔肝,緩解胎氣衝逆;而適度甘味可補益脾氣,如紅棗、山藥等。然過食生冷或辛辣,恐傷脾胃,宜避之。

病程與轉歸
此症多屬輕症,隨妊娠至四、五月後,胎氣漸穩,衝任調和,症狀多自然緩解。若擇食伴隨嚴重嘔吐、倦怠乏力,則屬「惡阻」範疇,需進一步辨證施治。

相關文獻連結
《婦人良方》提及:「妊娠初時,胃氣不調,喜酸厭油,乃血壅氣逆之常候。」《醫宗金鑒·婦科心法》亦載,孕後肝血養胎,易致肝胃不和,引發口味變異。此類記載,均與現代臨床所見擇食現象相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