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賊邪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賊邪,是中醫名詞,指的是四時不正之氣。《素問.生氣通天論》中提到:「陽氣固,雖有賊邪,弗能害也。」,意思是說,如果陽氣充足,即使有賊邪侵入,也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。

賊邪的種類有很多,包括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等。這些邪氣會侵犯人體,導致疾病發生。例如,風邪會引起感冒;寒邪會引起頭痛、咳嗽、流鼻涕等症狀;暑邪會引起中暑;濕邪會引起皮膚瘙癢、水腫等症狀;燥邪會引起口乾、鼻燥、皮膚乾燥等症狀;火邪會引起發熱、口渴、心煩等症狀。

賊邪的侵犯,會導致人體陽氣受損。陽氣是人體抵禦外邪的重要力量,如果陽氣受損,就會導致人體抵抗力下降,容易生病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防護賊邪,避免生病。

以下是一些防護賊邪的方法:

  • 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,不要熬夜。
  • 注意飲食衛生,不吃生冷、不潔的食物。
  •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  •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波動。
  • 在季節交替時,注意增減衣服,避免受涼。

如果不小心生病了,要及時就醫,不要自行服藥。

賊邪是四時不正之氣,會侵犯人體,導致疾病發生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防護賊邪,避免生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