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粘汗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粘汗,即油汗。詳該條。

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:“汗出如油,名曰粘汗。”《諸病源候論》:“汗出如油,名曰粘汗。”《醫學入門》:“汗出如油,名曰粘汗。”《景岳全書》:“粘汗者,汗出如油,其色白滑,非津液之汗,乃痰飲之汗也。”《醫宗金鑒》:“粘汗者,汗出如油,其色白滑,非津液之汗,乃痰飲之汗也。”

粘汗是一種病理性出汗,多見於痰飲、水腫、陰虛等病症。其特點是汗出如油,其色白滑,非津液之汗,乃痰飲之汗也。

粘汗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
  1. 痰飲:痰飲是粘汗的主要病因。痰飲是由於飲食不節,脾胃失調,水濕停聚而形成的。痰飲阻塞肺氣,影響肺的宣發肅降功能,導致汗液不能正常排出,從而出現粘汗。
  2. 水腫:水腫是由於體內水液代謝障礙,水液瀦留而形成的。水腫阻塞肺氣,影響肺的宣發肅降功能,導致汗液不能正常排出,從而出現粘汗。
  3. 陰虛:陰虛是粘汗的另一個重要病因。陰虛是由於久病傷陰,或過度勞累,或房事不節,或久病久服溫燥之品,導致陰液虧虛而形成的。陰虛則陽亢,陽亢則耗陰,陰虛則生內熱,內熱則傷津液,津液虧虛則汗液不能正常排出,從而出現粘汗。

粘汗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汗出如油:汗出如油是粘汗最主要的臨床表現。汗出如油的顏色多為白色或淡黃色,其質地粘稠,有油膩感。
  2. 汗出不止:粘汗的汗出往往不止,即使在天氣涼爽的時候,汗液仍然會不斷地排出。
  3. 身體沉重:粘汗患者常常會感到身體沉重,四肢無力。
  4. 精神萎靡:粘汗患者常常會感到精神萎靡,不思飲食,倦怠乏力。
  5. 其他:粘汗患者還可能伴有頭暈、胸悶、氣短、心悸等症狀。

粘汗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
  1. 清熱化痰:對於痰飲引起的粘汗,可以使用清熱化痰的中藥,如杏仁、川貝母、白果、瓜蔞仁等。
  2. 利水消腫:對於水腫引起的粘汗,可以使用利水消腫的中藥,如茯苓、澤瀉、白朮、豬苓等。
  3. 滋陰降火:對於陰虛引起的粘汗,可以使用滋陰降火的中藥,如生地黃、麥冬、天冬、沙參等。

粘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飲食要清淡,少吃辛辣、油膩、甜食等刺激性食物。
  2. 多喝水,保持大便通暢。
  3.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  4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5. 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,以便及時發現和治療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