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詹文升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詹文升
詹文升,字旭初,清代著名醫家,江西婺源人。早年習儒,後潛心岐黃之術,精通醫理,臨證經驗豐富,活人無數,為當時頗負盛名之醫家。其學術成就集中體現於所著《醫學十四種》,內容涵蓋中醫理論、臨床各科及方藥運用,惜未見傳世,然其學術思想仍可從清代醫籍之零星記載中窺見一斑。
學術背景與醫術特色
詹文升由儒入醫,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,其醫學思想強調「天人相應」與「陰陽五行」之整體觀念。清代中醫發展趨於成熟,詹氏融合《內經》《傷寒論》等經典理論,並結合臨床實務,形成獨特見解。其診治重視脈證合參,強調辨證論治,尤其在內科雜病及溫病治療上頗有心得。
臨證貢獻
- 溫病治療:清代溫病學派興盛,詹氏對外感熱病之辨治亦有深入研究,可能汲取吳鞠通、葉天士等溫病大家之長,注重清熱解毒與養陰生津之法。
- 雜病調治:對於內科雜病,如虛勞、脾胃失調等症,詹氏善用補益與調和之法,注重臟腑氣血之平衡,體現「治未病」思想。
- 方藥運用:其著作雖佚,但據清代醫家記載,詹氏用藥精當,講究君臣佐使,尤擅長化裁古方以適應時證,展現靈活之臨床思維。
著作與影響
《醫學十四種》雖未見存世,然從書名推測,其內容可能涉及中醫基礎理論、診法、方劑及臨床各科,反映詹氏對醫學之系統性整理與發揮。清代地方志及醫史文獻中,詹文升之名屢被提及,足見其於當時醫界之影響力。
詹文升之生平與醫術,為清代中醫發展之縮影,其由儒轉醫之經歷,亦彰顯傳統中醫「醫儒相通」之文化底蘊。雖著述散佚,然其醫術精神仍於中醫史上留有一席之地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