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戰汗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戰汗,又稱寒栗、寒戰。在外感熱病過程中,先振栗而後旋即汗出者稱戰汗,為邪正相爭的表現。
戰汗與"寒戰"不同,"寒戰"是自覺全身發冷而振栗,戰汗是指寒戰與汗出同時出現的症狀而言。
【常見證候】
太陽傷寒欲解戰汗:發熱,惡寒,肢節疼痛,舌苔薄白,脈浮數按之無力。若欲解,可振栗汗出,身靜,脈和病癒而安。
疫留氣分欲解戰汗:發熱甚而不惡寒,或反惡熱,煩渴或欲飲水,舌苔黃,脈洪大。若先振栗,隨即全身汗出,繼而脈靜身涼,此為欲解病除之象。
【鑒別分析】
太陽傷寒欲解戰汗與疫留氣分欲解戰汗:同屬外感熱病,在病程進行中,均可出現先振栗而後即汗出的戰汗症狀,戰汗之後其諸症悉解,其病自癒。
前者為寒傷太陽肌表,故出現太陽表證的症狀(惡寒、發熱、無汗、脈浮),風寒之邪與正氣交爭鬱於太陽經表,正邪交爭正不勝邪故振栗;旋即正氣盛邪氣衰,一鼓作汗,驅邪外出,故身靜脈和其表病自安,可不藥而癒。但若雖戰汗而汗出不暢,表證仍在者,此可復發戰汗而癒,或予以調榮衛、解肌表之劑,可服桂枝湯。
後者乃溫疫之邪由表傳裡,疫邪稽留氣分,表現有氣分症狀(高熱、不惡寒、煩渴、脈洪大等),若正氣尚盛,亦可化戰汗驅邪由肌表而出,戰汗之後脈靜身涼,煩渴頓除,其病自癒。若戰汗之後,"身熱未除,脈近浮,此邪氣拂鬱於經,表未解也,當得汗解。如未得汗,以柴胡清燥湯和之"(《溫疫論補注》);若但戰不汗,四肢厥逆,"厥回汗出者生,厥不回,汗不出者死。以正氣脫,不勝其邪也。"(《溫疫論補注》)是疾病向惡化方面發展的表現。
戰汗一症,是正邪交爭的一種臨床表現,其轉歸不外兩途,正勝邪則病自癒,邪盛正衰,正不勝邪,其病惡化。當戰汗之時,"不可擾動,但可溫覆,擾動則戰而中止",(《溫疫論補注。)是臨床應當注意的。
【文獻別錄】
《世醫得效方.傷寒遺事》:"厥陰逆至第七日,脈得微緩微浮,為有脾胃脈也。故知脾氣全,不再受剋,邪無所容,否極泰來,榮衛將復,水升火降,則寒熱作而大汗解矣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