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張大燨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張大燨,清代醫家。一作大(口羲),字仲華,號愛廬。江蘇吳縣人。精於醫術,善治傷寒。嘗著有《[愛廬醫案](/dic/23033)》,此書後毀於兵火,幸得柳寶治將其收入《柳選四家醫案》中傳世。

張大燨,字仲華,號愛廬,江蘇吳縣人。生於清乾隆二十四年(1759年),卒於嘉慶十八年(1813年)。張大燨幼年喪父,家境貧寒,但他自幼聰慧好學,刻苦鑽研醫學,博覽群書,醫術精湛,尤擅長治療傷寒。張大燨曾著有《愛廬醫案》,但此書後毀於兵火,幸得柳寶治將其收入《柳選四家醫案》中傳世。

張大燨的醫學思想主要體現在《愛廬醫案》中。張大燨認為,醫學要以「精」為本,要「精研醫理,熟悉病情,審察脈象,辨別病機,明確病因,對症下藥,方能取得療效」。張大燨還提出了「治病必求其本」的治療原則,認為要治好疾病,必須找到疾病的根本原因,對症下藥,才能取得療效。

張大燨的醫學思想對後世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。他是清代著名的傷寒學家,其醫學思想和臨床經驗對後世傷寒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

張大燨的醫學成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
  • 張大燨對傷寒的病因、病機、症狀和治療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,提出了一系列獨到的見解。
  • 張大燨在臨床上善於辨證施治,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,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,取得了良好的療效。
  • 張大燨著有《愛廬醫案》,此書後毀於兵火,幸得柳寶治將其收入《柳選四家醫案》中傳世。

張大燨是清代著名的傷寒學家,其醫學成就對後世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。他是一位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和獨特醫學思想的醫學家,他的醫學成就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