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張俊英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張俊英,明代著名醫家,鄞縣(今浙江寧波)人,具體生卒年不詳。其所撰《人鏡經讀錄》二卷,為其重要的醫學著作,至今仍有刊本流傳於世。

作為明代醫家,張俊英的學術思想深受中醫基礎理論影響,其著作可能涉及經絡學說、臟腑辨證及臨床診治要訣。明代是中醫發展的重要時期,許多醫家在《內經》《難經》等經典基礎上提出新見解,推測張俊英的醫論或結合當時盛行的運氣學說、針灸療法等。

《人鏡經讀錄》書名中「人鏡」一詞,可能寓意以醫學為鏡,照見人體生理病理,反映其重視診斷與辨證的思想。明代醫書常強調「四診合參」(望、聞、問、切),並注重針灸與藥物的結合運用,張俊英的著作或對此有所發揮。

此外,明代中醫發展受金元四大家影響,重視臟腑辨證與氣血調和,若《人鏡經讀錄》涉及內科雜症,可能涵蓋虛實寒熱辨治,如運用補土派(李東垣)的脾胃論,或滋陰派(朱丹溪)的養陰學說。

張俊英的醫學貢獻雖未見詳細記載,然其著作流傳,顯示其理論或實踐具有一定影響力,值得進一步探究其在脈學、方劑或針灸等領域的見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