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張銳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張銳,字子剛,北宋時期著名醫家,原籍蜀地(今四川一帶),後遷居鄭州(今河南境內)。其醫術精湛,曾任太醫局教授,臨證以膽識過人著稱,擅長救治疑難危重症,尤精於傷寒雜病之辨治。
醫術特色與臨證成就
張銳以「藥證相應,峻劑起沉疴」聞名,不拘泥於常法,敢於運用猛藥直攻病所。據載,曾有一婦人罹患傷寒,氣息已絕半日,家屬以為不治。張銳詳察其脈象及體徵後,斷為「熱邪內閉,陽氣鬱伏」,遂以大劑通下瀉熱之方灌服,患者藥後大瀉而甦,此案足見其辨證果決、用藥精準之風範。
著作《雞峰普濟方》
張銳所撰《雞峰普濟方》為宋代重要醫方彙編,全書分門別類,收錄內科、外科、婦科、兒科等諸症驗方,並結合其臨床心得,強調「因證制方,隨病加減」。書中不僅載錄傳統經方,亦收羅民間效方,且對藥物配伍與劑量增減有細緻論述,反映宋代醫學重視實證與實用的學術傾向。
學術影響
張銳的醫學思想承襲《傷寒論》辨證體系,同時融入個人創新見解,尤其擅長透過瀉下、吐法等「攻邪」手段解救急症,對後世中醫急症救治及方劑學發展具有一定啟發意義。其生平事蹟與醫案,亦為研究宋代醫學流派與臨床實踐的重要文獻依據。
(以上內容基於歷史記載與中醫理論體系,未涉及現代醫療建議。)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