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盜汗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盜汗,又稱“寢汗”。是指入睡時汗出,醒來即止而言。《傷寒明理論》:“盜汗者,謂睡而汗出者也。”本症,在《素問·六元正紀大論》中稱“寢汗”,後來在《金匱要略·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》方稱“盜汗”。從此,在各種醫籍中多稱盜汗。《景岳全書·汗證》說:“汗出一證,有自汗者,有盜汗者……,盜汗者,寐中通身汗出,覺來漸收”。

常見證候

心血不足盜汗:盜汗常作,心悸少寐,面色不華,氣短神疲,舌淡苔薄,脈虛。

陰虛內熱盜汗:盜汗頻作,午後潮熱,兩顴發紅,五心煩熱,形體消瘦,女子月經不調,男子夢遺滑精,舌紅少苔,脈細數。

脾虛濕阻盜汗:盜汗常作,頭痛如裹,肢體困倦,納呆口膩,舌苔薄白膩,舌質淡,脈濡緩。

邪阻半表半裡盜汗:盜汗,病程較短,寒熱往來,兩脇滿悶,口苦,欲嘔,舌苔薄白或薄黃,脈弦滑或弦數。

鑒別分析

心血不足盜汗與陰虛內熱盜汗:兩者皆屬虛證,但後者虛熱之象明顯。心血不足盜汗,由於勞傷血虧,心血過耗,汗為心液,心血不足,則心氣浮越,心液不藏而外泄,故盜汗常作,心悸少寐;氣血不足則面色不華,氣短神疲;舌淡、脈虛亦為血虛之徵。治宜補血養心斂汗,方選歸脾湯加龍骨、牡蠣、五味子。陰虛內熱盜汗,由於亡血失精,或肺癆久咳,導致陰血虧損,陰虛生內熱,虛火盛而陰液不能歛藏則盜汗頻作,午後潮熱,兩顴發紅,五心煩熱;陰血不足,則女子月經不調;陰虛相火妄動則男子夢遺滑精;陰精衰少,則形體消瘦;舌紅少苔、脈細數為陰虛內熱之象。治宜滋陰降火斂汗,方選當歸六黃湯加糯稻根、浮小麥。

脾虛濕阻盜汗與邪阻半表半裡盜汗:同屬實證。脾虛濕阻盜汗,多因恣食生冷、酒醴肥甘,或飢飽失時,損傷脾胃,脾虛運化失常,濕濁內生,阻遏氣機,升降失常而致盜汗常作,兼有頭痛如裹,肢體困倦,納呆口膩,舌苔薄白膩,舌淡,脈濡緩等症。治宜化濕和中,宣通氣機,方選藿朴夏苓湯去杏仁、豬苓、淡豆豉、澤瀉,加糯稻桹、蒼朮、陳皮。邪阻半表半裡盜汗,多見熱性病的初中期階段。多由外邪侵襲,表邪失於疏解,循傳少陽,阻於半表半裡,欲達不出,正邪交爭,逼津於外,故見目合則汗,兼有寒熱往來,兩脇滿悶,口苦,欲吐,舌苔薄黃,脈象弦數等症。治宜和解少陽,方選小柴胡湯去黨參、大棗,加黃連、碧桃乾。

盜汗一症的辨證,正如《景岳全書·汗證》中說:“盜汗……亦各有陰陽之證,不得謂盜汗必屬陰虛也”。因此,在臨床上,要辨明盜汗的內傷雜病與外感時病的不同性質。前者多屬虛證,後者多屬實證,但以虛證為多見,也有虛實夾雜、氣陰兩虛之證。應注意辨證求因,審因論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