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張時徹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張時徹(明代醫家)
生平簡介
張時徹,字維靜,號東沙,浙江鄞縣(今寧波鄞州區)人,明代官員兼醫家。歷任南京兵部尚書等職,仕途顯赫,然因自身多病,潛心醫學,尤重臨床驗方之蒐羅與整理。
醫學貢獻
- 《攝生眾妙方》
此書為其代表作,匯集個人所用及民間驗方,強調「簡便效驗」,內容涵蓋內、外、婦、兒諸科,反映明代實用醫學特色。書中方劑多取平易之藥,如《四君子湯》加減治脾胃虛弱,體現中醫「扶正祛邪」之理。 - 《急救良方》
專載急症救治之法,如卒中、霍亂、癰疽等,部分方劑融合道家急救術,如「吹鼻散」通竅醒神,合乎《黃帝內經》「病發而不足,標而本之」之則。 -
未刊醫著
- 《傷寒金鏡錄》:或為傷寒舌診專書,承襲元代杜清碧《敖氏傷寒金鏡錄》之脈絡,輔以臨床驗案。
- 《攝生總論》:疑為養生專書,可能援引《周易》「養正」思想,闡述四時調攝與藥食同源之理。
學術特色
- 重實證、輕玄理:其方書少涉五行生剋,直指症候與用藥,如以《黃連解毒湯》治熱痢,契合「熱者寒之」治則。
- 融通官民醫學:既收錄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官方成方,亦採江湖郎中之土法,如蔥豉湯變方治風寒初起。
歷史定位
張氏身處丹溪學派盛行之明中葉,其著作未拘門戶,凸顯「驗方派」務實風格,於明代醫學史中具橋接官方與民間療法之意義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