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張世臻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張世臻,清代上海地區著名醫家,出身醫學世家,其父張麟祥為當時邑中名醫。張世臻與其弟張世煜、張世鏢皆承襲家學,兄弟三人並稱「張氏三傑」,在滬上醫林頗負盛名。

作為世醫傳人,張世臻深得家學精髓,尤其在脈診與方劑配伍上具獨到見解。其臨床重視「四診合參」,強調辨證精準,對於虛勞、婦科諸疾及溫病調治尤具心得。根據清代醫案記載,張氏用藥善取「輕靈透達」之風,常以《傷寒論》經方為根基,結合時症加減化裁,如運用「小柴胡湯」加減治療少陽證夾濕熱者,或化裁「四物湯」調治婦人經帶病證,體現其「因證制方」的臨證思維。

張世臻亦重視臟腑氣機調和,遵循《內經》「疏其血氣,令其條達」之旨,對於肝鬱氣滯、脾胃失和等證,常以疏肝健脾為法,佐以理氣化瘀之品,展現中醫「整體調攝」的特色。其醫術不僅承繼家傳,更融會歷代醫家如李東垣、朱丹溪之學說,形成「補瀉兼施,標本並治」的學術風格。

張氏兄弟行醫濟世,門人眾多,對江南地區醫家的診療風格影響頗深。其生平雖未見專著傳世,然散見於地方誌與醫家筆記中的臨證案例,仍可窺見其辨治精要與清代世醫流派的學術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