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張松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張松

南宋醫家,字茂之,生平行誼及籍貫未詳,曾任承節郎。精研醫理,臨證注重探究病源,用藥審慎,恪守寒溫之辨,且以濟世為懷,不汲汲於私利。其醫學思想承襲傳統中醫理論,強調「治病必求其本」,重視辨證施治,契合《內經》「審察病機,無失氣宜」之旨。

張松嘗廣搜歷代效驗良方,兼融家傳秘法,輯纂《究源方》一書。該書雖未見刊行流傳,然據其名「究源」推斷,內容當以溯因病機、辨析證候為核心,或涉及方劑配伍之理法,如君臣佐使之運用,及四氣五味之調和,體現宋代醫家崇尚實證、匯通古今之學風。

宋代醫學受儒學影響,醫家多主張「格物致知」,張松之治學或亦注重醫理與自然規律之結合。其用藥審酌寒溫,反映當時醫界對《傷寒論》六經辨證及五運六氣學說之重視,可能融合了運氣學說與臨證經驗。雖原著佚失,然其學術取向,可視為南宋醫家承先啟後、融會創新的縮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