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張素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張素,北宋時期醫家,生卒年及籍貫未詳。曾任職翰林醫官,與尚藥奉御劉翰、陳昭遇、吳圭、王光佑等共同參與《唐本草》之修訂,並協編《開寶新詳定本草》二十卷。此書於北宋開寶年間(968-976年)由朝廷主持考訂增補,集結前代藥學精華,收錄藥物種類較《唐本草》更為豐富,融合嶺南、閩地等新興藥材,完善藥物分類與性味歸經理論,奠定宋代官修本草之基礎。

在醫理方面,張素秉承唐宋醫家重實證之風,重視藥物基原考證與臨床效驗結合。其參與編纂之《開寶本草》強化「君臣佐使」配伍體系,書中明確標註藥物採收時節、道地產區及真偽鑒別法,如白朮以「雲頭術」為佳、人參以「上黨參」為正品,反映宋代藥材品質標準之嚴格化。另收錄外来藥物如乳香、沒藥,體現海上絲路對中醫藥學之影響。

張素之學術貢獻亦見於方劑學發展。北宋初期官修醫書多承襲《千金方》《外臺秘要》體系,而《開寶本草》所附方例,兼收民間驗方與官藥局製劑,如「紫雪丹」「至寶丹」等急救名方,可見其注重實用性與理論系統化之編纂思想。此書頒行後成為太醫院教學範本,並影響後世《證類本草》《本草綱目》之編撰體例。雖個人醫案未見傳世,然其參與之集體校訂工作,對中醫藥典範傳承具關鍵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