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倒弔法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倒弔法是中醫正骨手法之一。《世醫得效方》卷十八記載:「腳大腿跟出臼,……或是剉開,又可用軟綿繩從腳縛倒吊起,用手整骨節,從上墜下,自然歸窠。」本法適用於髖關節脫臼的手法複位,目前臨床上已較少採用。
倒弔法是一種利用重力的作用,將關節脫位部位復位的手法。其具體操作方法是:患者仰臥,將患肢抬高,用軟綿繩從腳踝部縛住,然後將患肢懸吊於空中,使患肢處於下垂位。此時,醫生用手在患肢上進行復位操作,待關節復位後,再將患肢放下。
倒弔法具有以下優點:
- 操作簡單,易於掌握。
- 安全性高,不易損傷關節。
- 療效顯著,復位時間短。
然而,倒弔法也有一定的缺點:
- 適用範圍較窄,僅適用於髖關節脫臼。
- 對患者的配合要求較高。
- 操作過程中,患者可能會感到不適。
總體而言,倒弔法是一種簡單、安全、有效的髖關節脫臼手法複位方法。但由於其適用範圍較窄,對患者的配合要求較高,因此在臨床上已較少採用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