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倒垂簾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倒垂簾

倒垂簾,中醫名詞,指黑睛上翳膜,自下方向上伸展的病證。

醫學正傳》:「倒垂簾,即赤膜上沖也。」

《醫宗金鑒》:「倒垂簾,即赤膜上沖也。其證黑睛上有翳膜,自下而上,如簾垂狀。」

倒垂簾的病因,主要與肝腎陰虛有關。肝腎陰虛,精血不足,不能上榮於目,則黑睛失養,出現翳膜。

倒垂簾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黑睛上有翳膜,自下而上,如簾垂狀。
  2. 視力減退,甚至失明。
  3. 眼部乾澀、疼痛。
  4. 頭暈目眩,耳鳴耳聾
  5. 腰膝酸軟,四肢乏力。

倒垂簾的治療,以滋陰補腎、明目養睛為主。常用方藥有六味地黃丸、杞菊地黃丸、青光眼丸等。

此外,還可以配合針灸、推拿、按摩等治療方法。

倒垂簾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疲勞。
  2. 注意飲食調節,多吃滋陰補腎的食物,如黑芝麻、核桃、枸杞等。
  3. 避免菸酒、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4. 定期進行眼部檢查,早發現早治療。

倒垂簾是一種嚴重的眼部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失明。因此,大家一定要重視眼部健康,一旦發現有異常,要儘早到醫院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