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針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針法

針法為中醫外治技法之重要組成,其以特製金屬針具刺入人體特定腧穴,通過手法操作以調和陰陽、疏通經絡、運行氣血,從而達到防治疾病之目的。根據針具形制、操作手法及適應症之差異,針法可細分為多種類型。其中於眼科治療領域,尤以鋒針法金針撥障法為代表,二者雖同屬針法範疇,然其具體施術方式與臨床應用各有側重。

一、鋒針法

鋒針為古代「九針」之一,其針身細長而鋒利,尖端呈三棱狀。此法主要用於刺絡放血,適用於眼周氣血瘀滯所致之目赤腫痛、胬肉攀睛等實熱證候。施術時需嚴格消毒,以快速點刺特定部位出血為度,具有瀉熱解毒、化瘀通絡之效。

二、金針撥障法

此法屬中醫眼科獨特技法,尤以治療內障(如圓翳內障)見長。其以特製金針(針體柔韌、尖端圓鈍)由角膜緣穿刺入眼,運用挑、撥、壓等手法分離混濁之晶狀體,使其沉降脫離光路。操作講究「輕、柔、穩、準」,需根據翳障位置調整進針深度與撥動方向,對術者指法功力要求極高。

核心理論依據

針法之療效基礎建構於中醫經絡理論之上。《靈樞·九針十二原》載:「欲以微針通其經脈,調其血氣」,揭示針刺通過激發經氣、調和營衛以恢復陰陽平衡。眼為宗脈之所聚,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,故針刺眼周腧穴(如睛明、承泣)或遠端經穴(如合谷、太衝),可通過經絡連屬調控相應臟腑功能。

發展與演進

傳統針法隨時代推移不斷精進,除上述兩種眼科專用針法外,現代臨床更衍生出毫針刺法、電針、火針等多種變體。而金針撥障法經改良後,結合現代無菌技術與解剖知識,仍在一定適應症範圍內發揮獨特價值,體現中醫「異病同治」與「器械代藥」的治療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