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針灸經穴模型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針灸經穴模型

針灸經穴模型為中醫教學與臨床實踐中不可或缺之教具,其依據傳統經絡理論,精確標示人體十二正經、奇經八脈之循行路徑,以及三百六十餘處經穴位置。此模型多以塑料、樹脂或石膏製成,便於直觀展示經絡系統之空間分佈,供研習者掌握針灸取穴與刺灸技法。

經絡系統為中醫理論核心,包含手三陰三陽、足三陰三陽等十二正經,以及督脈、任脈等八脈,構成氣血運行之通路。經穴(又稱腧穴)為經絡上特定節點,針刺或艾灸此處可調節臟腑氣血,治療相應病症。經穴模型常依《黃帝內經》、《針灸甲乙經》等典籍規範,標註如「合谷」、「足三里」等要穴,並區分五輸穴、原穴、絡穴等功能類型。

進階模型可能結合現代解剖學,以半透明材質顯露肌肉骨骼結構,輔助理解針刺深度與角度。部分設計更附帶電子感應裝置,觸碰穴位時顯示對應主治功效,強化互動學習。此類工具不僅用於初學者熟悉經穴定位,亦為醫者臨床辯證與治療方案設計之參考依據。

中醫強調「經絡所過,主治所及」,經穴模型之價值在於將抽象氣血理論轉化為具象空間關係,使針灸技法與經典理論得以系統化傳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