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中醫典籍《針灸易學》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針灸易學

針灸易學是一本針灸著作,由清代李守先於1798年撰寫而成。該書分為兩卷,其中第一卷主要介紹針灸源流、手法和認症等內容。它詳細介紹了針灸的方法和要穴的應用,符合中醫辨證論治的基本法則。第二卷記述了十四經穴和奇穴等內容。這本書有多種清代刻本保存至今,其中包括初刻本。

針灸源流

針灸起源於遠古時代,最初是從原始的巫術活動中發展而來的。原始人相信疾病是由鬼神作祟,通過巫師的祈禱、禳解和驅邪等活動來治療疾病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人們逐漸發現通過針刺人體某些部位可以緩解或消除疼痛,進而形成了針灸療法。

針灸手法

針灸手法主要包括針刺、艾灸、拔罐和火針等。針刺是指將針具刺入人體的穴位,通過刺激穴位來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艾灸是指將艾草點燃後,放在人體的穴位上進行燻烤,以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。拔罐是指將罐具放在人體的穴位上進行吸拔,以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。火針是指將火針刺入人體的穴位,以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。

針灸認症

針灸認症是根據患者的症狀,選擇相應的穴位進行針刺或艾灸治療。針灸認症主要包括望診、聞診、問診和切診四個方面。望診是觀察患者的面色、舌苔、脈象等,以瞭解患者的病情。聞診是聽取患者的聲音,以瞭解患者的病情。問診是詢問患者的病史、症狀等,以瞭解患者的病情。切診是按壓患者的穴位,以瞭解患者的病情。

針灸要穴

針灸要穴是指針灸治療中常用的穴位。針灸要穴包括十四經穴、奇穴、八會穴、五輸穴、十二原穴、十二經筋穴和十二皮部穴等。其中,十四經穴是十二條經脈上的穴位,奇穴是經外奇穴,八會穴是八個重要的穴位,五輸穴是五臟六腑的經脈輸注點,十二原穴是十二條經脈的起始穴,十二經筋穴是十二條經筋的起止穴,十二皮部穴是十二條經脈所經過的皮膚區域上的穴位。

針灸療效

針灸療效主要包括鎮痛、消炎、止血、活血化瘀、通經活絡、調和陰陽、扶正祛邪等作用。針灸可以治療多種疾病,如頭痛、失眠、胃痛、腹瀉、便祕、月經不調、痛經、不孕不育、肩周炎、腰椎間盤突出症和膝關節炎等。

針灸注意事項

針灸有一定的禁忌症,例如孕婦、心臟病患者和出血性疾病患者等不宜接受針灸治療。在進行針灸治療之前,應告知醫生自己的病史和體質,以便醫生選擇適合的穴位和手法。針灸後應注意休息,避免劇烈運動。

針灸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,但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或診所接受治療,以免發生意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