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針烙法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針烙法乃中醫外治法之一,屬傳統火針療法範疇,首載於《太平聖惠方》卷六十一。其法以燒紅之金屬刀針為工具,藉高溫灼烙之力,達到排膿泄毒、開竅逐邪之效,主要應用於癰疽疔瘡等外科病證。
此法依據臨床證候不同,施術方式與治療機理可分二類:
切開排膿式 適用於深部癰腫或膿成難潰之證。凡癰疽皮厚而瘡口細小、膿液排出不暢者,或深部膿腫需切開引流者,皆可施術。操作時將刀針燒至赤紅,速刺膿腔,既可切開瘡口以利排膿,又能擴大原有瘡道。其特點在於高溫可瞬間灼閉脈絡,故出血少;且熱力能殺滅局部邪毒,反促瘡口癒合。此法較之常規刀針排膿,更具止血、消毒雙重優勢。
消腫引流式 專治頑固性陰證瘡瘍,如魚口便毒、橫痃及冷疔等久不消散亦不潰膿者。施術時取特製烙針,於燈火上燒至通紅,對準瘡頂速刺三、四分深,旋即拔出,以棉帛拭淨膿血後外敷拔毒膏藥。此法通過高溫針體直達病所,既開泄毒邪出路,又以熱引熱,激發正氣驅邪外達。然需注意,陽證熱毒熾盛之紅腫熱痛者忌用,防其助火生變。
從經絡理論析之,針烙法實含「熱因熱用」之妙。其高溫雖屬火性,然用於陰寒凝滯之證,反能破陰回陽;用於膿成之證,則暗合「瘍科以消為貴」之理,使邪有出路。現代研究顯示,該法之效或與高溫破壞病理性組織、刺激局部免疫反應及改善微循環有關,然其核心病機仍當以中醫「開門逐盜」理論為綱。歷代瘍科著作如《外科正宗》等,對針烙之深度、角度及術後調護皆有詳述,足見其於中醫外治體系之重要地位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