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真頭痛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真頭痛
病證名,屬頭痛危重症候。其特徵為頭痛劇烈,疼痛深入腦戶,甚則牽連整個頭部,伴隨手足逆冷,寒涼感延伸至肘膝關節。此症發病急驟,病情凶險,中醫典籍多視為邪氣直中腦髓之候。
病因病機
根據《靈樞·厥病》所述:「真頭痛,頭痛甚,腦心痛,手足寒至節。」指出此症與寒邪直中、陽氣衰微相關。《辨證錄·頭痛門》進一步闡述:「人有頭痛連腦,雙目赤紅,如破如裂者,所謂真正頭痛也。」認為此症多因風寒或風熱邪氣侵襲,循經入腦,導致經絡壅塞,氣血逆亂,甚至腦髓受損,屬「厥陰頭痛」或「督脈受邪」之重症。
臨床表現
- 頭痛特徵:疼痛劇烈,如劈如裂,多集中於巔頂或後腦,常伴隨頭皮緊束感。
- 伴隨症状:手足厥冷,甚則肘膝以下不溫,面色蒼白或青灰,或見雙目赤紅、煩躁不寧。
- 危重徵兆:若見神昏譫語、嘔吐如噴、項背強直,則為邪陷心包、腦絡瘀阻之象。
治療方法
- 針灸急救:即刻灸治百會穴以升陽醒腦,或針刺風池、太陽、合谷等穴泄熱開竅。
- 內服方藥:
- 陽虛寒盛:選用黑錫丹(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)溫腎納氣,或大劑參附湯(《正體類要》)回陽固脫。
- 熱毒壅腦:以救腦湯(《辨證錄》)清熱解毒,方中用辛夷、川芎、細辛通竅,佐黃連、丹皮瀉火涼血。
- 經絡瘀阻:可配合通竅活血湯(《醫林改錯》)化瘀通絡。
鑑別診斷
真頭痛需與一般外感頭痛、偏頭痛區分。後者多為陣發性,疼痛程度較輕,且無手足逆冷至節之危象。若頭痛持續加重,並見瞳孔變化或肢體癱瘓,當慮及現代醫學「蛛網膜下腔出血」等急症,需結合四診合參。
此症自古列為難治,張介賓於《景岳全書》中亦強調:「真頭痛者,朝夕不能暫緩,此為必死之候。」臨床須注重辨證施治,急挽陽氣為要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